上周末,乐橙新会员注册:国内玉米市场无论是华北还是东北,可谓上涨迅猛异常,两天山东地区上涨幅度突破100元/吨,部分企业已将登顶3000元/吨的历史高点,而东北地区更是单日涨幅创纪录达到250元/吨,可谓是惊掉一群人的下巴。目前,东三省加一区的最高企业收购价已经来到2750元/吨(通辽集丰),但是随着企业如此“疯狂”,越来越多的贸易商开始选择出货,毕竟本来预计年后才会出现的高点,现在竟然出现了,对年后玉米价格的走向大家也越来越不确定,特别是随着期货市场的较大回落,部分贸易商开始担心玉米价格要跌回1.2元/斤的时代,真的会吗?而面对如此高的玉米价格,国家是否会选择出手压制?
1、玉米价格要跌回1.2元/斤的时代?
小编明白贸易商担心的是什么,但是小编个人的看法是,2021年上半年玉米价格很难跌回1.2元/斤的时代,至于下半年,那就要看进口量和政策的变化了,原因如下:
1、目前无论是贸易商还是企业,本身的库存都很充足,并且大部分的粮源都是高位建库的,这个时候玉米价格回落回1.2元/时代,绝对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特别是贸易商,别忘了,目前华北地区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在“空喊”上涨,但是基本上没啥到货
2、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在2600元/吨左右的时候,相关部门明确表态过,玉米价格属于恢复性上涨, 属于正常范围,说得直白点就是国家认可玉米价格上涨在合理范围内(2500-2700之间)
3、无论是进口粮源还是替代品,都有其本身的局限性,虽说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缺口问题,但是目前明年的真实缺口到底是多少?进口粮源何时到港,流向何处?目前政策小麦和水稻的拍卖虽说火爆,但也不会引起玉米价格直接暴跌至1.2元/斤的时代。
4、众所周知,2020年是生猪养殖大幅复苏的一年,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远超往年,再加上目前猪肉价格一再上涨,毕竟需求才是决定价格的最根本因素。
当然,大家也不要认为玉米价格会一直涨下去,从目前期货市场的现状来看,目前的玉米确实已经处于绝对的高风险状态,别忘了,目前的企业特别是山东地区的企业,别看其价格上涨得很迅猛,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收到多少粮源,大部分粮源都集中到了贸易商的手中, 而参与本轮玉米期货的老板们,可谓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撤离“战场”,那绝对算是一个最为明智的选择。
2、国家是否会选择出手压制?
我想对于国家是否会出手的问题,大家心里肯定都有答案,那就是一定会出手,绝对不可能任由玉米价格如此“放肆”地上涨,至于会使用怎样的手段来进行调控,小编认为最可能的有以下三点
1、重启玉米的拍卖,别看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没有了临储玉米,但是临储玉米本身就是一种临时性的,只是当时为了保证农户的基本利益采取的托市收购手段而已,临储没有了,绝对不能说目前国家就没有玉米储备了,前文中咱们曾说过,目前中储粮应该还有8000万吨左右的玉米是可以拿出来进行拍卖的
2、很有可能直接以政令的方式限制中粮、中储粮、各地储备库停止抢粮,甚至会再次深入限制一些乙醇或是酒精类企业的用粮需求。参考去年12月份对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的政策限制
3、再次加大进口粮源的引进,别看目前国际粮价也在涨,但是国际粮价与国内粮价存在不小的价差,一旦大规模引入,对目前国内玉米价格的冲击力度就太大了,
4、疫情反复,特别是在目前河北成为新一轮的疫情“重灾区”,而整个北方地区的防控也在进一步升级中,这个时候,如果因为玉米价格的上涨引起终端产品的大幅上涨,那么势必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意,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针对于当前的玉米价格如此疯狂,小编相信相关的调控政策正在酝酿当中,只是目前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石家庄疫情大规模爆发”上,而本周五(15号),会不会封路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节点
3、给囤粮贸易商的一些建议:目前整个华北地区(特别是山东)的价格已经来到绝对的高点,使得本来想囤粮到年后搏三千元每吨的贸易商已经提前完成了既定目标,而小编目前给的建议是:能出就出,能快出就快出,原因如下
1、现在贸易商做家售粮的价格基本在2800-2900元/吨之间,整体的利润空间很明朗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去博年后的价格,毕竟放的时候越长,风险不谈,损耗的成本确是咱自己的。
2、当前价格选择出货的贸易商肯定不在少数,一旦企业的到货车辆猛涨,企业别说涨,不给你降一降就不错了。
3、如果十五号不封路,那么预计本月下旬玉米价格将会出现一些波动,到时候未尝没有机会再重新收购一批。